作者/刘德嶙
有时候一张方子原来无效,加一味药,即可取得很好的疗效。裘沛然先生曾记述,程门雪先生早年开业时有一位慢性泄泻病人求治,他用调理脾肾法医治,久而无效。后来,这位病人携带程的处方就诊于王仲奇医生。
当时,王氏医名噪海上,为程的前辈。 王诊察甫毕,旋索阅程所处方,凝思片刻,忽昂然提笔在程的方笺上写了批语:“此方可服,再加蛇含石4钱。” 病人只服数剂,多年宿疾居然痊愈。病人喜出望外地来告程,程亦惊异不已。
也有时相反,一张方子原来有效,误加一味药即可反转为无效,例如某女患,胃胀已3年,白天不胀,夜间胀,白天即使连吃五、六个大苹果也无妨,但一到夜间即使不进饮食也脘胀难忍,通宵难寐,达旦方消。
几年来多方求医,一直服中药未效。我见其形体较瘦,脉细弦,平素性躁易怒,月经前尤甚,经先期量少色黑,考虑为阴虚肝旺,肝火犯胃,所以胀在夜间。
用泄肝和胃法。柴胡3克,制香附3克,枳壳6克,生地12克,丹皮6克,白芍12克,甘草3克,合欢花9克,郁金6克,黄连3克,半夏3克,药进1剂,当夜即不胀,病情明显好转。
7剂药尽。再诊时由其他大夫在上方中加元胡索6克,患者服后反增右胁隐痛,去元胡索,复用原方,胁痛即除,胀也消失。
加一味药,可使原来无效的方子有效,也可使原来有效的方子无效。 什么道理呢?
奥妙就在于所加的这一味药改变了原来的治法。在前例中所加蛇含石入足厥阴血分,清火祛风,故能治肠风下血,脾风泄泻。程先生原方旨在调理脾肾,加入此味则兼调肝。肝邪得泄,则脾土易复,故原来无效之方竟获大效。
在后例中,所加元胡索性温。原方旨在凉肝,与阴虚肝旺之证相合所以有效。加入元胡索则是温肝,反而助长肝火,所以不仅原方无效,而且反增胁痛。可见当一味药的增减改变了原方的治法时,原方的疗效就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。
仲景方中此类例证很多,如附子细辛配麻黄则解表,配大黄则通里。一味之差则治有表里之异。
麻黄杏仁甘草配桂枝则散寒,配石膏则泄热,一味之易则治有寒热之分。人参干姜甘草配白术则理中焦,配附子则救下焦,一味之变则治有中下之别。
因此,既要洞察病情,建立正确的治法,又要熟悉药性。这样才能通过药味的巧妙变化,变更治法,提高疗效。
201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,医学学士,师从“安顺市名中医”毛永兴医师十余年,在继承发扬师承的基础上对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认识。
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妇科病,男女不孕不育,脾胃病,抑郁症,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内科杂病。
尤善于纯针灸治疗各类痛症、内科疾病及纯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各类内分泌疾病。